用丁酸梭菌可以解决长期投喂高蛋白饲料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影响
- 分类:技术文章
- 作者:河南金百合生物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7-01 09:54
- 访问量:
用丁酸梭菌可以解决长期投喂高蛋白饲料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影响
- 分类:技术文章
- 作者:河南金百合生物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7-01 09:54
- 访问量:
近十几年来,特种水产养殖逐渐成为社会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模式。而特种水产养殖品种的生长又特别依赖于高蛋白水产饲料发展,特别是鱼粉具有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,碳水化合物含量低,适口性好, 抗营养因子少以及能够被养殖动物很好的消化吸收等特点,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。但随着鱼粉价格的升高,为了达到特种水产品的营养需求,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成为替代鱼粉的主要方式,但同时也对鱼类的健康与水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。
1影响生长性能
目前,特种水产养殖动物如鲈鱼、黄颡、鳜鱼、南美白对虾等主要为杂食性或肉食性鱼类,其生长过程中对饲料中鱼粉的依赖特别大,但若是使用植物性蛋白对鱼粉进行替代,由于食物味道及气味的改变,植物蛋白饲料适口性变差,鱼类摄食率降低,导致鱼类生长缓慢,饵料系数升高。同时大多植物蛋白中含有抗营养因子,如:胰蛋白酶抑制因子、红细胞凝集素、植酸、棉酚、环丙烯脂肪酸、硫葡萄糖苷、芥子酸、黄曲霉素和硫胺素酶等,这些抗营养因子在肠道内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吸收,导致生长性能下降。研究表明,饲料中添加植物蛋白豆粕超过20%-30%时,虹鳟、大西洋鲑、牙鲆等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性能下降和饵料系数上升,当饲料中添加棉籽粕替代鱼粉超过30%时,由于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芥子油的存在,大菱鲆,虹鳟、大西洋鲑、斑点叉尾鮰等高蛋白日粮养殖品种的生长均受到抑制。与鱼粉相比,植物蛋白中缺乏赖氨酸、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,导致氨基酸营养不均衡,造成木桶效应,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。
2对肠道造成损伤
肠道是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吸收重要基础,因此肠道粘膜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极其重要。但由于饲料当中使用其他蛋白替代鱼粉,需要调整饲料工艺以保证饲料颗粒的硬度,当饲料颗粒过硬时,鱼类摄食后再肠道内不能及时消化,反而会对肠道表面造成划伤等机械性的损伤。尤其是当饲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不能被加热降解时,如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会对养殖动物肠道造成超敏反应,引起动物肠道过敏及炎症反应,导致肠粘膜损伤加大,液泡种类和数量上升,亚粘膜炎症反应的增加。肠道中有着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,当高蛋白日粮中的寡糖类等抗营养因子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时,就会在肠道内积累并粘液化,形成适宜致病菌的肠道环境,导致肠道稳态被打破,引发肠道炎症。在前期,氨基酸主要用于鱼类生长蛋白质的合成,鱼类,尤其是肉食性鱼类对于限制性氨基酸非常敏感,当随着替代水平的不断提高,肠道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,也是造成生长性能下降的原因。
3对肝脏造成损伤
肝脏是水产养殖动物最大的免疫器官,在机体内多种有害物质需要通过肝脏分解,从而将代谢产物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,肝脏一旦损伤或病变往往会引起鱼类营养代谢失调,免疫系统紊乱,抗病力下降,并极易引发其他继发性疾病的暴发,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。饲料当中营养搭配不合理常常会引发肝脏疾病的发生,如饲料中花生粕的存在,可能会引起饲料的霉变,当
鱼类摄食此类饲料时,黄曲霉毒素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,同时当饲料当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,肝脏消化负担增大,同时诱发脂肪积累,破坏肝脏组织形态,引发肝脏疾病。研究表明,当使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时,会诱发肝脏氧化应激反应,以避免机体受到氧化自由基的伤害,随着替代量的逐渐增加,抗氧化保护机制中的抗氧化酶等活性低于鱼粉组,同时机体中天冬氨酸转氨酶(GOT)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GPT)升高,说明肝细胞被破坏,肝脏功能受损。
肠道和肝脏之间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双向交流通路,叫“肠肝轴”。简单地说,就是物质在肠道和肝脏之间来回往复的通路,是一种可以互相影响的“轴”。也就是说肝脏可以影响肠道,反过来肠道又可以来影响肝脏。肠道存在着肠道屏障作用,是外来有害物质入侵机体的第一道“防线”,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,肠道粘膜通透性增加,导致外来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,到达肝脏,从而导致肝脏炎症的发生。而当肝脏发生病变时,肝脏造血功能被破坏,从而导致肠道血流量减少,引起肠道失血性坏死,且水产养殖动物一旦形成肝损伤,其血管就容易破裂,血液难以凝固,一旦受到应激性刺激将发生应激性出血综合症,死亡率极高,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。同时由于肝脏同时肩负消化、代谢、排泄、解毒及免疫等多种功能,来自外界事物的营养物质需要在肝内进行合成、分解、转化、贮存,因此当肝脏受损时,肠道内物质的消化吸收就会受到影响。
4污染水质环境
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水体当中,水体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问题。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,肝脏将蛋白质转化为尿素排除体外,同时由于植物蛋白的添加使得饲料适口性差,水体中残饵量增加,或由于饲料当中抗营养因子的存在,导致饲料消化率不高,粪便当中蛋白质含量较高,在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,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,当亚硝酸盐被鱼类吸收后,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,失去带氧能力,造成养殖动物食欲降低,抗病力减弱,严重时会诱发出血病,甚至大量死亡。而当水中氨氮含量超标时,会妨碍水生动物体内氨的排泄,腐蚀鱼体鳃组织,严重时使深层组织受损,造成鱼呼吸困难,直至窒息死亡。同时非离子氨也会损害鱼体的肝肾组织,使得“肠肝轴”功能减退,饲料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吸收,甚至导致养殖动物不摄食,再次导致水体当中氨氮、亚硝酸盐的升高,形成恶性循环,引发养殖动物的大规模死亡,造成经济损失。
版权所有:河南金百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5035929号 营业执照 本网站支持IPV6